2011年全市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于2010年12月1日至13日進行。全市共有75760名考生報名。其中,報名參加全國統(tǒng)考的考生72368人,報名參加對口招生考試的考生3357人,只報單招的考生35人。報名參加全國統(tǒng)考的考生中,文史20379人、藝術文12235人、體育文1237人、理工33834人、藝術理2753人、體育理1930人。報名考生中,男生33077人、女生42683人;黨員18人、團員72481人;應屆生59463人、往屆生及社會考生16297人;少數民族考生2148人,報考少年班5人,25周歲以上24人。與去年相比,共增加683人,其中全國統(tǒng)考考生增加1432人,對口考生減少749人,分別增加2.02%、減少18.24%;全國統(tǒng)考考生中,文史類增加1346人、理工類增加116人、藝術類減少418人、體育類增加388人,應屆生增加3638人、往屆生及社會青年減少2955人,往屆生及社會青年所占比例由去年的25.64%減少到21.51%。
為切實做好高考報名工作,2010年11月25日,市教育考試院組織縣(市)招辦及市區(qū)學校有關人員收看了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視頻會議,并就做好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進行了部署。要求各縣(市)招辦和市區(qū)有關學校要高度重視,并根據省、市的有關規(guī)定,進一步完善高考報名工作流程和資格審查辦法,搞好宣傳,嚴格手續(xù),嚴把資格審查關,切實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。
一、多種形式,積極開展宣傳活動
市、縣兩級招生考試機構及有關學校,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。積極與報社、電臺等新聞媒體聯(lián)系,將高考報名時間、條件、辦法等盡早向社會公布。利用保定市教育考試信息網宣傳《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考生報名資格審查辦法(試行)》、《2011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報名須知》等有關高考報名的精神。在高考報名期間,涿州、安國、高碑店、淶水、滿城、雄縣、高陽等縣(市)在當地電視臺利用黃金時間連續(xù)多次播放高考報名公告,并在政務網或縣帖吧上將報名政策、時間及要求向社會宣傳,確保各校及社會考生準時報名;為使想參加2011年高考的考生及時了解到相關信息,按時報名,徐水縣在《今日徐水》報紙頭版做了報名宣傳;雄縣中學在高考報名前出版了一期《雄縣中學校報》專刊在全縣發(fā)行;滿城縣在街頭、學校張貼高考報名須知等報名宣傳材料;保定二中在校園網上開通《高考咨詢》欄目,解答考生疑問。各學校還利用櫥窗、板報、廣播、班會等形式宣傳高考報名工作。
二、加強培訓,努力做好服務
各縣(市) 招辦及市區(qū)有關學校,加強了報名工作人員的培訓,認真學習省、市有關文件規(guī)定,熟練掌握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的政策、程序和辦法,并將責任明確到崗、落實到人。為保證高考報名信息采集準確,各報名點把近幾年報名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都羅列出來,作為反面事例進行警示。認真調試微機網絡及攝像設備,安排技術人員指導考生上網填報報名信息,確保網上報名工作順利進行。為方便考生,同時也為便于管理,大部分學校統(tǒng)一組織考生上網報名。在報名信息確認期間,各報名點以考生為本,盡量利用考生課余時間進行攝像及報名信息確認。易縣、淶源、高陽等縣招辦的工作人員切實把服務擺在工作之首,牢固樹立服務意識,12月8日學業(yè)水平考試結束后當晚,遠赴北京和石家莊為藝術類考生攝像和采集指紋信息,此舉深受學校和家長的好評。
三、嚴格把關,加強報名資格審查工作
各報名點在報名前,重點學習了省招委新出臺的《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考生報名資格審查辦法(試行)》,將高考報名條件、資格審查辦法、報名工作流程和必查證件以及違規(guī)處理辦法等內容向社會公開,增加報名資格審查工作透明度。各報名點嚴格審查考生戶籍、學歷學籍及居民身份證等證件,并在留存的復印件和資格審查表上簽字,交當地招生部門核查。報名期間,各報名點設立了舉報箱、公布了舉報電話。報名結束后,各報名點在顯著位置對所有考生報名信息進行不少于5個工作日的公示,自覺接受監(jiān)督。
為了加強對報名考生的資格審查,防止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(yè)的在校生、高校在校生、往屆生以應屆生身份報名,高考報名結束后,市考試院將結合歷年高考報名、成績、錄取、違規(guī)、會考等數據資料,按照省要求對考生報名信息進行全方位、立體化核查,核查情況將進行通報。